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
據悉,對于互聯網金融亂象的整治,各地方監管部門已行動起來。江蘇互聯網金融協會擬率先實行網貸平臺產品模式備案制。不過針對不同互聯網金融業態,需進一步細分具體監管思路。
互聯網金融地方監管落地
據悉,對于互聯網金融亂象的整治,各地方監管部門已行動起來。
江蘇互聯網金融協會擬率先實行網貸平臺產品模式備案制。4月17日,江蘇省下發網貸平臺產品模式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今后凡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中網貸平臺推出金融新產品類別、發展新業務模式時,都應當從備案程序、備案審查、備案管理三個方面,嚴格執行該管理辦法。
北京各區金融辦4月初對轄區內互聯網金融機構進行了專項走訪,并進行普查,并要求平臺上報公司基本情況、業務介紹、運營情況、風控合規、技術安全等五份表格。不僅如此,各平臺要對填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稱,協會將密切關注深圳以及全國區域內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督促協會內的企業自查整改,對于不積極自查整改的企業,將采取進一步自律措施,并列為金融風險重點排查對象。
互聯網金融監管思路須細分
行業研究人員表示,盡管地方監管已經落地,但現有的互聯網金融概念范疇相對混亂,諸多的組織機構、產品、渠道等要素摻雜在一起,各自的業務運行與風險特點差異較大,難以進行一致性監管,還需在深入梳理合理的業態劃分基礎上,進一步落實相應監管細則。
監管細則的制定必須跳出監管主體分割、圍繞機構對象的傳統思路,真正以功能監管、業務監管為主,通過加強監管協調和配合,真正解決互聯網信息技術所導致的混業型金融創新帶來的潛在風險與不確定性。
本文由-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城銀科技收集提供: